Search

【遇事不推、不逃、不隨意指責】
日常裡,我們難免遇到令人「阿雜」的事情,這種如影隨形的...

【遇事不推、不逃、不隨意指責】
日常裡,我們難免遇到令人「阿雜」的事情,這種如影隨形的心煩意亂,職場上最常發生。
事情出錯的第一時間,覺得他人辦事不利,自己被捅婁子、被推坑,千錯萬錯都是對方「雷」,對著和自己平時沒有深仇大恨的同事,也能吵得臉紅脖子粗,哪怕真相不明,硬是要爭個輸贏,矛盾也因著被放大的小事油然而生。
  
  
但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造成了雪崩,沒有一滴雨水覺得自己會造成洪水,每一件錯誤的成因環環相扣,每個人都難辭其咎,若總是一昧指責別人不對,掩飾自己的錯誤不敢面對,不免一葉障目,久而久之更把自己陷入孤立無援💔
  
  
老子在《道德經》曾言:「大道之行,不責於人。」
遇事時我們除了先停、看、聽,也緩一緩上湧的情緒,與其指責、和他人爭論不休、用不必要的怒氣硬碰硬,我們更可以不推託不逃避,把事情解決為要,從思想上自我檢討,從言行舉止上努力改進,躬自厚而薄責於人,漸漸地,我們會發現自己可以責怪的人愈來愈少,寬宏的氣度讓我們不再苛刻的指責和針鋒相對,而是懂得擇善而行、自省改變🏃‍♀
  
  
態度決定的不只有高度,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溫度,甚至是從今往後的道路,我們懂得自省,就能自醒,有言是:反躬自身,常思己過,才會不斷超越自我,收穫成功🤲💕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